阅读历史 |

新的案件168(1 / 2)

加入书签

第一幕:刑侦技术中心(晨8:47)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沙盘上投射出幽蓝光点,技术员小王摘下防眩目镜,左手疤痕在投影中扭曲成蚯蚓状。"bI模型显示,六个失踪现场到钟楼的距离都是333米。"他敲击键盘调出热力图,"犯罪心理学家说这是仪式感,但我要补充——"

投影突然切换成流体力学模拟图,三十三个红点沿暗渠管道形成完美六芒星。"每个顶点的水流速度都是2.33\/s,正好能运输50公斤以下包裹。"

唐静薇用触控笔圈出永兴巷节点:"87年5月21日暴雨,城市排水量激增..."

"所以那晚能同时运送三具尸体!"小李突然撞开资料室的门,怀里抱着霉变的施工日志,"1987年防汛记录显示,当晚泵房排水闸被非法开启两次!"

第二幕:市立医院档案库(午1:15)

消毒水味混着蜡质档案袋的酸味,唐静薇在尘封的儿科病历中翻出泛黄的一页:"患儿林小梅(7岁),持续低热伴夜间盗汗,痰液抗酸染色阳性..."

"这是当年首例儿童结核病例。"呼吸科老主任扶正老花镜,"奇怪的是,5月后突然出现33例相同症状的患儿,又在年底集体转院。"

档案员老吴拖着瘸腿挪来紫外线灯:"这些转院证明的印章..."紫光下,市儿童福利院的公章显出重影,"是私刻的!真正接收单位是第三机床厂附属疗养院!"

金玉兰的声音突然从ct室传来:"唐警官知道肺结核患儿呼出的气体,能让青铜器快速氧化出千年包浆吗?"她倚着x光机举起胸片,"就像我右肺这个空洞,正好能塞进青铜觚。"

第三幕:地下暗渠实勘(晚7:33)

防水服里的汗水浸透内衫,唐静薇攥着地质雷达爬行在管壁渗水的暗道。对讲机传来小王断断续续的报告:"你们正上方...是87年失踪儿童张婷婷家旧址..."

探照灯扫过弧形穹顶,小李突然抓住唐静薇的脚踝:"墙上有字!"青苔覆盖的水泥面,隐约可见用指甲刻出的童谣——"红星闪闪放光彩,青铜娃娃排成排..."

技术组撬开取样器,老杨的实时分析从耳机炸响:"水泥混合物含3.3%骨灰成分!dNA匹配到...等等,这是双胞胎基因型!"

暗渠尽头传来铁门吱呀声。金玉兰举着防风煤油灯,旗袍下摆沾满管壁青苔:"第三十四套童装的主人,此刻正躺在唐警官家的衣柜里。"

第四幕:拓扑学突破(深夜11:59)

刑侦技术中心的夜间警报突然响起,小王盯着屏幕上的拓扑图瞳孔收缩:"六个顶点坐标对应的地面建筑,在1987年都是自行车修理铺!"他调出工商登记档案,"全部由链条刘经手租赁!"

唐静薇将嫌疑人照片钉上关联墙,突然发现链条刘右脸的刀疤走向,与六芒星的一个边线完全重合。"这不是普通伤疤!"法医举起放大镜,"是刻意用钢印烙出的等边三角形!"

物证科破译的暗语本突然自动翻页,泛黄的纸上画着青铜鱼钩穿起六个红星。技术组用光谱仪扫描,发现每个红星中心都标注着抗结核药物剂量——与当年三十三名患儿用药记录分毫不差。

人物往事揭幕

金玉兰的肺腑

ct片上的空洞边缘钙化灶形如飞鸟,正是87年机械厂爆炸案时吸入的青铜粉尘所致。她染血的丝帕检测出高浓度异烟肼,服药史可追溯至案发前三个月——早于首例儿童结核病例曝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