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趁机攻城略地(1 / 2)
苏钧亲率五百将士,成功拱火,挑起了南武朝官兵与苍琅士兵之间的仇恨,使得双方皆想拿下武昌城的控制权。
南武朝的君臣获悉此消息后,即便直觉此事蹊跷,但既然已然出现了伤亡,无论其中是否暗藏隐情,他们也唯有硬着头皮直面。
双方皆源源不断地往武昌城增派兵力,一场新战争就此拉开帷幕。
至于此前双方签订的共同攻打苏钧一方的约定,自然也作废了。
对于苍琅一方而言,能否成功拿下武昌城,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点,这直接关系到他们后续战略布局的重心。
而对南武朝廷来说,苍琅人公然‘率先’撕毁盟约,骑在他们头上拉屎了,若再不奋起反抗,本就所剩无几的民望,必将彻底消失。
这些年,苏钧高举‘均田赋’的口号,赢得了南地百姓的拥护与全力支持。
最为关键的是,面对来自北面的强敌,唯有苏钧一方始终硬气应对,毫不退缩。
而南武朝廷,却尽显懦弱无能之态,在强敌面前一再退让。
尤其是之前南武朝廷与苍琅人达成先合力灭掉苏钧一方的约定,此举让百姓们大失所望,民众内心皆在暗自支持苏钧一方。
正因如此,即便此前战事陷入消耗战的艰难境地,百姓们却并未怨声载道。
甚至于,当许原提出加征赋税以维持粮草持续供应时,民间的反对声音也并不强烈。
故而,这一次,南武朝廷无论如何都必须硬气一回,以此挽回些许颜面,否则,必将彻底失去民心。
如此,双方都有着必须拿下武昌城的理由,纷纷加大兵力投入,一场持久的战事就此展开。
而对于苏钧一方而言,南武朝廷与苍琅人打得不可开交,则可作壁上观,隔岸观火。
正巧,苏钧想好的战略此时也可以实施了。
既然北面的防线暂时难以突破,那就将目标转向东面和南面。
这一次,苏钧决心亲率大军出征,兵分两路,一路大军挥师向东,另一路大军则直指南边。
东路大军由苏钧亲自挂帅,共计五万大军,南路大军则由大都督蓝制统领。
于这年春天出征,转眼,到了初冬时节,苏钧已站在了江州城的城楼上。
望着北面那滚滚不息、奔腾流逝的江水,苏钧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心中油然升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之情。
“报!”
“大王,南边蓝都督的战报送到!”
就在此时,一名传信士兵匆匆而来,呈上了南边蓝制送来的战报。
苏钧伸手接过,迅速打开一看,随即忍不住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站在他身旁的杨过见状,不禁好奇地问道:
“义父,蓝将军那边可是传来了大捷的喜讯?”
苏钧微笑着看向他,说道:“没错,你自己瞧瞧便知。”
说着,便将战报递给杨过。
杨过赶忙接过一看,同样喜形于色:
“义父,您果然慧眼识人,蓝将军率领大军势如破竹,已经成功攻占了最南边的番禺城。”
“如此一来,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便都已纳入义父的版图之中了!”
“再加上义父亲自统率大军,已拿下整个西江道,南边半数的地盘,皆尽归义父所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