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 番外——贾府的落落落落落落落……(2 / 2)
放心去找儿子。
如今女儿不能嫁给贾宝玉,薛姨妈一时间是真有些抓瞎,不知如何是好?
“母亲,我立女户招赘婿吧。”
经历多番波折之后,薛宝钗已经不想再将希望和自己的未来都寄托在别人身上,事已至此,哪怕局面再坏,又能坏到哪去了?无非就是一个死罢了……
据说她还是洞天福地精怪托生。
死了还能回去,那就更不怕死了。
“这……这怎么能行……”
薛姨妈对此无疑是不愿意的,她觉得如今局面还没有到这个地步,女儿还是有可能嫁出去的。不过,薛宝钗这次却难得十分坚定,依旧很果断的说道:
“母亲,你不要再天真了。
现如今我这么大岁数,还能找到什么好人家吗?说句不客气的话,哪怕是穷秀才求娶我,大概率也是贪图我家的财产,举人同样如此,至于进士的话。
人家基本上没可能娶我。
先前你让我嫁给贾宝玉做妾,我就有些不满,只是也不好说什么,此事未成,反倒让我看清楚,想清楚了,我不想妾室,我也不想再将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了,我要立女户经商。”
“哥哥那也不知是什么情况,母亲你担心就去照顾哥哥吧,剩下的事我自己能处理。我会找个听话些的入赘,然后正常经商就是了,京城但凡有点权势的基本都知道我是精怪托生,想来如非必要,他们应该不会伤害或者欺凌我。
做点小生意应该没什么问题。”
薛姨妈其实一直就没什么主意,在薛宝钗的极力劝说之下,最后她还是同意了此事,王夫人有些不愿意,但薛宝钗已经不可能跟贾宝玉在一起了,法律上就不允许,所以她也没有理由拒绝。
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大笔银子飞走。
离开贾府后,薛宝钗就果断去立了女户,并且正式走到台面上,接管薛家的所有生意人脉。薛姨娘本来是想等女儿找到入赘的对象,结完婚之后再去照顾流放儿子的,但因为薛宝钗说,入赘对象需要仔细考察,短时间内恐怕很难找到合适的,故而只能先去照顾儿子。
如此三年后,薛宝钗成功保住了薛家皇商的名头,还成功跻身十大皇商之一,不过真正让她闻名天下的是,她在京城一家青楼赎了一个未出阁的小倌。
并且让其入赘,做了赘婿。
成功弥补了自古以来,只有男子去青楼,替花魁之流赎身,带回去做外室或者妾室,没有女子去赎小倌的遗憾。
而她这么做,显然是有目的的。
首先是那家伙长得确实不错,薛宝钗本身也还算喜欢,其次就是她现在没什么靠山,所以只能借名气做靠山,不管是黑红还是什么红,总归都是名气。
这么一番操作一出,京城谁能不知道她,想动她,必然会掀起舆论热议。
重要的是,娶个小倌出身的赘婿。
对方哪怕有野心,也很难翻起什么浪来,光出生就足以将他定死,日后安分在家里呆着,平常照顾下孩子挺好。
不过此举也让贾家与她彻底决裂。
薛姨妈知道后都特地写信,骂了她一顿,但没法决裂,因为现在薛家大部分资产都在薛宝钗手里决裂,她跟薛蟠两个人,现在纯粹是在靠薛宝钗养着。
所以在薛宝钗威胁断了银钱后。
薛姨妈就只能装瞎装聋了。
相比较于薛宝钗的名动京城,贾家那边就要安分多了,贾敬老来得女的女儿贾惜春,在出孝期之后,便出家了。
贾琮娶了个举人之女。
贾迎春在贾母借以前姻亲关系,以及史家人脉,找了个世袭千户嫁过去。
贾探春同样是借军队关系。
嫁给了一个四品武将的次子。
又几年后,贾环借着薛宝钗那边的关系,娶了一个皇商家的庶女,相比较于贾琮的取得举人之女,胜在嫁妆多。
由此可见,贾家是真的衰败了。
贾宝玉一直想娶林黛玉,但是因为政策不允许,他就始终没有娶妻,反倒纳了几个丫鬟。而林黛玉则是在他纳了丫鬟之后,直接搬去皇庄,并且也学薛宝钗立了女户,只是没有经商,而是搬去皇庄专心研究,如何培育良种之类!
雍和十九年七月四号。
贾母去世。
花了一个月时间,办完贾母的丧事之后,贾家所有人便不得不搬出了荣国府。毕竟荣国府实际上是皇帝赐给他们家的,不是他们家的私人建筑,而且即便是他们家私人的建筑,他们家人现在也没有资格住了,因为规格绝对僭越。
没有任何爵位在身的他们此时只能离开,去他们手里面的那些民房居住。
同年十一月三号。
贾宝玉大彻大悟,落发出家。
二十一年,贾兰中了秀才,但一个秀才对贾家的衰败,显然起不到什么作用。如今没怎么衰败,或者衰败的不是特别厉害的那些大家族,都正在积极开拓海外,贾家则是完全没跟上这一波。
之后贾兰虽然有中了举,但一直都没能中进士,本来是有机会去海外,或者说偏僻的地方当个县令啥的,但是他母亲担心孩子,始终不愿让他出远门。
最终只能在京城,靠多年始终在五品位置没动的爷爷贾政,谋了个工部小官,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九品芝麻官了。
贾政勋贵出身,本就不被待见。
贾家又衰败到如此地步。
他已经尽力了。
随着雍和三十三年四月十八号贾政因病去世,贾家唯一还拥有官身的,也就只剩下,勉强爬到从八品的贾兰了。
但到底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大概就是所谓富人家的穷,是扫扫砖头缝子,还够三年嚼用。而大家族的衰败,只要不是抄家灭族,哪怕再怎么衰败,也不至于一两代就彻底消亡。
反倒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发展不错。
薛宝钗如今已经不是十大皇商,而是整个大乾的十大商之一了,之前积极参与海外开拓和贸易,紧跟雍和帝的步伐不动摇,使得她的资产迅速膨胀着。
虽说依旧是商,不是官,但如今她很多产业是跟雍和帝合作经营,社会地位还是不错的,并且参与了商税制定。
多数人见了她都得客客气气的。
不能真拿她当普通商人对待。
林黛玉则是属于良种培育方面出了不少成就,她上辈子绛珠仙子的身份可能确实有给她带来一些加持,但加持的方向不是水稻小麦之类农作物。再加上后来又有丁水亲自推广良种,林黛玉便放弃了硬嗑良种,开始培育花朵果蔬。
极大丰富了花卉市场和百姓菜篮。
在她三十四岁得封花果侯。
正经侯爵,而非什么县主诰命。
同时因为她终身未嫁,以及之后的贡献也不小,再加上还一直都说她是绛珠仙子,所以在她死后,百姓自发为她立庙,奉其为百花百果丰收富饶娘娘。
简称花果娘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