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章 狂潮!(2 / 2)

加入书签

如果现在的票房仍跟十年前一样,好莱坞可不会关注。

毕竟,没有经济利益,关注什么?

……

燕京。

“哈哈,吴迪,恭喜!”

甫一见面,韩三坪就送了一个热情的拥抱。

“最新消息,《申海堡垒》的票房破了《阿凡达》的记录!”

“哈哈,来,快坐!”

此刻,韩三坪的兴奋是溢于言表的。

什么喜怒不形于色?

滚一边去!

日后,不论有没有电影超过《申海堡垒》的票房,那都不重要。

无论如何,《申海堡垒》都会在华夏影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样的。

在他个人生涯末期,能有这样一部作品作为收官,这能不高兴?

“这次的庆功宴,说什么你都不能推了。”

落座后,韩三坪再次重申。

“所有的活,我们中影全包了,你就来个人就行。”

“多谢韩董。”

李杰这次没再推脱。

之前,中影一直催促办庆功宴。

从首周近五亿开始,一直催,然后一直改。

现在?

确实改版了。

掀翻了《阿凡达》的铁王座,不值得办一场庆功宴吗?

“来,尝尝刚到的新茶。”

说话间,韩三坪亲自给李杰泡了一杯武夷山大红袍。

接着。

聊了一会,他忽然话锋一转。

“怎么样,下一部电影有没有计划了?”

“有了。”

听到这话,韩三坪眼前一亮。

“想拍什么?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

“文艺片、商业片都有。”

李杰准备再冲一次奖。

“细说。”

接着,李杰简单的跟韩三坪说了一下拍片计划,当对方听到他准备拍《2177》时,韩三坪心动了。

现象级的热门IP!

全球畅销单册破亿!

“你准备投资多少?”

“一个亿。”

李杰输了一根手指头。

“一个亿嘛?玩这么大?”

即使李杰没说计价单位,韩三坪也懂是什么。

肯定是美刀啊!

《2177》里面的设定是未来,必然有大量的特效镜头,道具制作,价格也不会便宜。

一亿RMB?

连渲染的钱都不够。

“中影任投20%。”

良久,韩三坪开口道。

“你觉得如何?”

“多谢韩董!”

李杰虽然不缺投资,但该谢还是要谢。

这部戏,他依然准备把大量的工作放在国内。

特效摄影棚?

国内!

外景?

大部分在国内。

经过《空间折迭》、《申海堡垒》两部大片的锻炼,他已经培养出一支合格的团队。

其实。

如果拍《流浪地球》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但。

《流浪地球》有一个缺点。

它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不高。

如果投资一个亿美金,凭借国内市场,指定无法收回成本。

而《2177》,是他亲自写的故事,畅销全球,有着庞大的粉丝基础。

什么《流浪地球》、《三体》,他肯定会拍。

毕竟,版权都已经被他买下。

拍完《2177》,再拍《三体》。

先拍高潮,外星人和地球人的对抗。

前传的故事,大场面太少,不太适合搬上大荧幕,回头拍一部精品电视剧,补充一下世界观就行。

三天后。

燕京香格里拉。

《申海堡垒》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

半个娱乐圈都来了。

什么圈外人?

这年头,只要能挣钱,别说是圈外人,就是外星人来了,该捧着,也得捧。

“吴导,我听三爷说,你准备拍《2177》了?”

聚会的间隙,博纳的于东找到了李杰。

“对,于总有兴趣?”

李杰笑着道:“如果有的话,欢迎投资。”

一亿美金,李杰当然不可能全掏了。

那不现实。

再说了。

《2177》他本来就准备拉上十家八家投资方,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

昨天,索尼刚刚认下了20%的份额。

2000万美金。

其实,相比于钱,李杰更看重索尼在好莱坞,以及日本的影响力。

有了索尼的加盟,别的不说,在日本、北美市场的发行问题,至少能解决掉大半。

剩下的一小半,那就得看成品质量了。

如果拍的不好。

宣发攻势再强,该扑还得扑。

特别是海外的院线市场,别人不管你是什么来路,只要上座率不够,该砍就的砍。

什么固定排片率?

想都别想。

竞争非常激烈。

“吴导,我们博纳不像中影、索尼,只能投10%,可以吗?”

“没问题。”

李杰伸手道。

“合作愉快。”

“哈哈,愉快。”

眼见李杰当场同意,于东脸上的皱纹都笑了出来。

“不过,于总,有件事我要提前告诉你一声。”

“您说。”

“《2177》的筹备期会比较长。”

李杰直言道:“大概需要一两年左右,上映的话,估计是14年左右,晚一点,可能会到15年。”

“吴导,你是导演,你定就行。”

于东不以为意道:“我呢,只投钱,别的什么都不问。”

筹备期长一点,于东确实不在意。

长一点才好呢。

何况。

一部投资上亿美金的大片,哪有今年拍,明年就上映的?

人家好莱坞,哪部大片不是准备一两年,后期制作再一年?

从立项到上映,平均时长是1000天。

接下来,华亿传媒、华艺兄弟、蒋志强等等投资人,纷至沓来。

仅仅半天时间,投资人又多了两个。

一个华亿传媒,一个是蒋志强。

前者来头很大,人家前面有一个‘保利’的前缀。

手笔也大。

谈笑间认购15%,后者也差不多,认购15%。

至此。

《2177》的投资方基本齐了。

中影:20%

索尼:20%

华亿:15%

蒋志强:15%

博纳:10%

最后剩下的20%,李杰一个人包了。

两千万美金而已,小钱,小钱。

即使他不自己掏钱,也能从别的地方薅到钱,不过,《2177》赚钱的前景那么好,自己不投一笔,太吃亏了。

算上导演10%的票房分成,以及20%的份额。

李杰的分成大约在32%左右。

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