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2章 质问镖局(1 / 2)

加入书签

“这些事情绝对不能答应!立刻发文!继续声讨东瀛!”

“必须要让他们受到足够的舆论压力才能让他们收敛!”

“想要借题发挥,他们是痴心妄想!”

大统领在上面怒气冲冲的骂着。

他的想法其实很对,必须要以足够的压力进行对冲,如此一来,己方身上受到的压力小,倭寇那边受到的压力大。

就可以阻止他们得寸进尺了。

手下人低着头乖乖的听着。

自然是要严格执行大统领的命令的。

但是心里一想,大统领要是这样做的话,岂不是正合了这些倭寇的意?

就算这些倭寇很蠢,很嚣张,在吃了败仗的情况下仍然敢狮子大开口。

但也总不至于指望自己能够完全的心想事成吧。

就因为这么一点儿小事儿,就这么叫嚣几句进行施压就想继续扩充租界,继续增兵?完全就是痴人说梦话。

如果这并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或者说不是他们最主要的目的。

那他们仍然这样嚣张的倒打一耙就只有一个可能。

这让大统领的手下想到了有一个比较讨厌的文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要是想要开窗子,别人可能会不同意,但如果要是说把房顶掀了,那别人可能就会同意开窗了。

这大概就是人性中的折中理论。

这些倭寇可能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他们难道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外交事故吗?甚至都不能算是外交事故了,完全就是军事冲突。

虽然能猜到他们不怀好意,但是他们真的做好了全面开战的打算了吗?

虽然说就算他们全面开战,按照他们领导的习惯,应该也会先行求和。

所以倭寇可以肆无忌惮的施压,不用担心狗急跳墙。

这样想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他们这一次损失不小,内部不可能没有风波。

根据收到的情报,倭寇的内部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虽然因为情报能力受限,并不能深入了解情况。

但只用他们自己的习惯来想,上面有个领导犯了大错,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他的同事,他的竞争者以及他那个位置

而如今两国毕竟没有全面开战,倭寇能够在本国境内调动的兵力还是有限的。

损失这么大,对于他们的势力格局影响必然是不小的。

这大统领的手下人一个个也都是人精,怎么可能想不明白?

倭寇自己一定也是焦头烂额的。

他们之所以还这么嚣张的想要反咬一口,其实也是色厉内荏。

想要把大统领他们给吓住,然后提出这个掀房顶的要求,再让大统领给中和一下。

我不计较我国的商人死在了你国境内,你也不要继续施压,我们动用武装力量给个交代。

大家就默契的把这件事情揭过,当做没发生也就算了。

倭寇的打算明眼人都看得明白,想想都让人感到可气。

可是这手下人犹豫再三,也没有向大统领说出来自己的猜测。

因为没有任何意义。

大统领做出的反应似乎也已经在倭寇的预料之内了。

只在舆论和外交上进行施压,说实话完全就是不痛不痒。

就算外面有些国家在面对上附和大统领几句,也帮着施压,也根本无法让倭寇伤筋动骨。

而又有哪个国家会为了本国而与倭寇撕破脸呢?

各国都是更在意自己本国的利益,哪里真有这样的急公好义之徒?

如果真的有,那也只能说明他做外交工作不合格。

所以舆论施压造成的影响是有限的。

刚好可以与倭寇提出来的过分要求进行对冲。

说出来这些猜想可以让大统领更清楚的摸到倭寇的底线,可以更极限的进行试验,而不用怕被叫价太高,自己吃了亏。

有心想要提出来,但是提出来又有什么用呢?难道大统领自己就没看明白吗?

在大统领手下做事,关键还是不要自作主张的好,无非都是混口饭吃,但哪有这么强的责任心,反正大统领自己都不在乎。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

外交实力与尊严的体现,都是要以国家实力为基础的。

你如果足够强大,打个嗝儿别人都得考虑考虑这中间有没有什么深意,引起的飓风会不会影响到他们?

如果实力过于弱小,就算是哭喊的动静再大,别人也只是挥挥手像赶瘟神一样赶走苍蝇。

本国虽然大,但是工业能力远远的弱于倭寇。

论起来国家实力其实是个小国。

别的国家多看己方几眼,都还是为了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更多的攫取利益。

虽然自己这边有聪明人已经看透了倭寇的牌,他们也是陷入风波之中,嘴上叫嚣而已。

损失了人手,吃了大败仗,还想让赢家发个罪己诏,并且签条约赔款,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刻意的宣扬出来吓唬人的就是为了吸引走别人的注意力。

以此来防备有人趁火打劫,顺便争取时间让他们内部消化这个风波。

如果大统领能够再强硬一些,动用一些武力的手段进行威胁。

哪怕不真正的打起来,造成的压力也远比发几道公文大的多。

有了武力作为支撑,倭寇绝对不敢再这么嚣张,一定能够和和气气的好好谈判。

面对他们在我国腹地动用武装力量的不当之举付出足够的代价进行赔礼道歉。

但是……

关键就是但是……

但是大统领一定不会这么做的。

他不会给自己自找麻烦,就因为这突发的一件事情和倭寇撕破脸,甚至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这会让他在国际上的形势更加艰难。

也得罪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而且他也很担心真的会擦枪走火,万一真打起来,说不定又得吃个大败仗,那个时候才更丢脸呢。

到那时候就不是倭寇嚣张的倒打一耙了,他们是一定要露出凶残的笑容,从大统领身上撕下来几块肉吃的。

大统领不敢输,他也不想输,他更不想成为别人抵抗倭寇的盾牌。

所以即便是明知的倭寇在拖延时间,在虚张声势,他也仍然不敢壮起胆气进行反向试探与施压。

他虽然嘴上说着,心里想着不能白白的浪费这个好机会。

抓住了倭寇的小辫子,是他收买人心,扩充实力的好机会。

但是不管怎么想,不能浪费到最后终究是不敢下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