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5章 赤壁之战(上)(2 / 2)

加入书签

在韩当和蒋钦之后的则是文聘的军队,这支军队有三千人,用的都是袁军正式的中型战船,百人一船,共三十艘,他们作为周瑜剧本中假意追赶韩当的军队,为的是让文聘回去袁军这边好领赏,之后让贿赂后的蒋干举荐文聘做袁军水寨外围的将领,好给日后吴军进攻袁军打开锁江铁索的。

而在袁尚的剧本中,这支队伍则是同拦截的吴军水军进行厮杀的白刃军队。他们将会遭遇一场十分严峻残酷的战斗,与吴军的水面厮杀,而且是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们要做的是坚持到甘宁率领袁军水军大部队来攻!这也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战斗!袁尚命名这支军队为“洪流军”!

文聘挑选的也都是袁军之中水战的好手作为三千洪流军的兵源,袁尚在这时别有用心的让蔡中蔡和二将也做为文聘副将上了这支队伍!要知道这支队伍是要面对九死一生的战斗的,袁尚要蔡中蔡和这种骑墙派参加这种战斗的用意非常明显,通过这场战斗让二人消失掉。从而完全打破蔡氏在荆襄的代理人。但又不留痕迹,他们是“战死”的,死后会授勋的。

蔡中蔡和二人苦着脸参加了这次战斗,本来他们还有异议,但是当二人刚说了一句,周仓就凶神恶煞的喝止二人,并且告知二人:违抗军令当下立即斩首!

蔡中蔡和知道这是袁尚故意把二人放到最危险的地方!

他们还有不知道的!

袁尚暗中告诉文聘,当晚作战时趁机杀死二人,有这二人在荆襄始终不得安宁。文聘本就厌恶这蔡氏之人,当初就是他们一族让刘表的基业毁于一旦,所以文聘早就看二人不顺眼,今晚无论自己能在对吴军的作战中活下来,但蔡中蔡和是绝对不会活着回去的!

袁尚在送行这支队伍时,还专门告诫他们,凡是有逃兵或者临阵脱逃者,当即斩杀!这话就是说给蔡中蔡和听的,他们敢逃跑,回来就是死!

这支队伍出发后,就该甘宁和赵云这边的作战任务出发了。

甘宁这边作为水军大都督,他将率领袁军水军倾巢而出,全面进攻吴军水寨!这支军队有上千只大小战船,庞大的楼船也有,中型的战船也有!袁尚告诉他们,今晚将有狂风骤雨,他们的敌人不只有吴军,还有恐怖的天气!他的副将刘辟和龚都也是表明心迹,此战一定功成!

袁尚剑指已经开始风云变化的天空,告诉他的将士们一定要击败敌军!

赵云这边则是只有少数的战船,而有大量的运输船,运输船中第一批运载的是一万精兵,有尹楷统领的先登营,吕布和他的飞龙骑,颜良率领的袁军精锐部队。其中只有飞龙骑是骑兵,其他都是步兵。因为船只大小和运力的情况,华北铁骑没有上船。何况这支队伍是攻城拔寨的,骑兵作用不大,有飞龙骑已经足矣。

运输船此后的任务就是继续运输士兵,早晚把十万袁军陆军全部运输到大江对岸去,但每次只能运送最多一万士兵!宋宪,魏续,侯成,成廉等将领分别陆续负责后面的袁军,每人率领一万军士到大江对面去支援之前进攻吴军的袁军!

赵云今晚的敌人应该不是吴军,而是这强对流天气和江面的狂风巨浪!

他虽然之前向袁尚表示希望自己能攻城,但是袁尚还是坚持让赵云执行艰巨的运输任务。

当然,袁尚也有自己的盘算。袁尚对害死马云鹿和肚中孩子,以及杀死董奉和华佗的人一直有把心系汉室的赵云算在其中。毕竟赵云是自诩汉臣的将领,袁尚日益做大势力,赵云担心袁尚会在将来取而代之,也是极有可能的!而既不谋反作乱,又能让袁尚难以称帝的方法,没有子嗣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也可能赵云没有这么做,但是毕竟他有这个嫌疑。然而赵云是个战功卓着的将领,又谨小慎微,袁尚总不能无缘无故的杀忠臣吧。所以让赵云负责在狂风骤雨的强对流天气反复二十次的来回渡江,其实危险系数是最大的!袁尚想借助这天气,杀死这个用处已经不大的赵云了。若是孙权被击败,攻打汉中张鲁和益州刘璋的将领多的是,赵云不是必需品了。

袁尚内心是这么盘算的,但嘴上自然不能这么说,而是把赵云捧得高高的,意思是自己把最重要的任务给了赵云,让他为自己反复运兵。

赵云不知是计,听完袁尚的慷慨之言反而有种热血沸腾,要和大江争锋,和老天爷对抗的不屈意志!

对尹楷和先登营,袁尚没有别的要求,就一句话,从陆路攻破袁军水寨,无论大火能不能燃起,或者能烧多久,他们都必须从陆地把吴军营寨撕破一个口子!

对吕布和飞龙骑,袁尚给了斩首任务,一旦先登营破开吴军水寨,吕布率军杀入,不要管寻常武将,他和他的赤兔马要找到周瑜!务必杀之!只要周瑜一死,即便吴军还有兵力,主心骨没了,统帅没了,吴军必败!

颜良的任务则是配合吕布和尹楷的作战,尽可能的拖住更多的吴军士兵,为赵云运兵和甘宁的水面作战制造更多的呼应!对于吴军将领也是见一个杀一个!丝毫不留情。

待所有将领都派出后,袁尚留了一万军队由自己亲自指挥,在袁军大营坐镇,同时也做好了出逃的准备!一旦今晚袁军作战不顺利,甚至袁尚中了周瑜的计策,导致大军被击溃,那么袁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迅速撤离这里!

袁尚的撤退方案也很完善,粮食,马匹,水,都已经备齐。就连撤退的方向和路线,以及沿路的接应都做好了,这个事情袁尚是让陈登负责的。自从在徐州,陈登的弟弟陈应为徐州百姓也为袁尚的计谋献祭之后,袁尚对陈登就十分器重,信任不亚于冀州的老臣了。袁尚也怕今晚自己没能骗过周瑜,反被周瑜击败,于是还是给自己留了后手。不过袁尚还是对自己的赢面有很大的自信的!

贾诩,司马懿,辛毗,三个谋士看着主公袁尚完全撇开哥仨进行调兵遣将的布置,三人也是唏嘘不已。

首先三人都十分认可袁尚的能力和智慧,袁尚一系列的布局和计划都算是十分完整和严谨。但三人此时更像是个局外人,主公从始至终的策划谋划压根没有同三个人说半点细节!说明袁尚对三人都没有那么信任,甚至不如陈登。

这也是袁尚有意而为之,袁尚不希望自己的权力中枢趴着三个老狐狸!袁尚在逐渐削弱这三个尤其是司马懿和贾诩二人的存在感和重要性。逐渐把二人边缘化!因为此战一旦获胜,袁尚攻打汉中张鲁和益州刘璋,压根用不着贾诩和司马懿的计谋了,而袁尚也已经成长为一个计谋大师了!

这样将来一旦袁尚统一天下,这些谋士因为一直被边缘化,在军中的势力也不会大,就不会影响日后袁尚的权力。何况司马懿是一定要除掉的!此时就把他边缘化是再好不过的!这样司马懿始终没有威望和权力,将来想挣扎,也是不能的!

袁尚则根本不在乎身后三个谋士有些冷落的身影,他在烈烈的风中,期盼的是大江对岸的大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